拋光液是CMP的關(guān)鍵要素之一,拋光液的性能直接影響拋光后表面的質(zhì)量.拋光液一般由超細固體粒子研磨劑(如納米SiO2、Al2O3粒子等)、表面活性劑、穩(wěn)定劑、氧化劑、螯合劑、去離子水混合后組成,固體粒子提供研磨作用,化學氧化劑提供腐蝕溶解作用。
1、增稠劑
增稠劑又稱膠凝劑,它主要是用來提高研磨液粘度,使磨料保持均勻的穩(wěn)定的懸浮狀態(tài)或乳濁狀態(tài),或形成膠體。增稠劑種類較多,選擇時除要考慮產(chǎn)品的流動性、透明度、稠度、凝膠性、懸浮力與屈服值外,還應(yīng)注意選用用量少而增稠效果好,與主體成分相容性好而不產(chǎn)生相分離,儲存時不引起需變和離析的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。一般采用的增稠劑為:多糖類高分子化合物(淀粉、黃原膠)、纖維素高分子化合物(羥甲基纖維素、羥乙基纖維素及其鹽類)、聚丙烯酸乳液類(ASE-60)等。
2、分散劑
分散劑主要采用一種在分子內(nèi)同時具有親油性和親水性兩種相反性質(zhì)的界面活性劑??删鶆蚍稚⒛切╇y溶解于液體的無機固體顆粒,同時也能防止固體顆粒凝聚沉降,達到懇浮磨料的效果。分散劑的作用機理:這些界面活性劑吸附于固體顆粒的表面,使凝聚的固體顆粒表面易于濕潤。高分子型的分散劑,在固體顆粒的表面形成吸附層,使固體顆粒表面的電荷增加,提高形成立體阻礙的顆粒間的反作用力。磨料通常硬度很高,加入分散劑可使研磨液具有良好的分散性,使磨料分布均勻,并且短時間內(nèi)不會產(chǎn)生沉淀,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研磨速率和研磨質(zhì)量。如果磨料分散不均勻,則會使表面平整度(TTV)大大下降且容易產(chǎn)生劃傷。在研磨液中一般采用三聚磷酸鹽類或聚丙烯酸類分散劑。
3、pH調(diào)節(jié)劑
拋光液中添加堿性物質(zhì),可以與硅片損傷層表面的硅原子發(fā)生反應(yīng),表面生成半程親水性的硅氧化合物,現(xiàn)在通常加入的是有機堿,如果采用無機堿,會引入額外的金屬離子,這些金屬離子在研磨過程中,會附著在硅片表面,導致其清洗困難。有機堿除了有調(diào)節(jié)pH的作用以外,還對金屬離子有螫合作用。研磨液一般用去離子水稀釋十幾倍后進行使用,目前所用到的有機堿通常是有機胺類,它具有一定的緩沖作用,使溶液的pH在一定范圍內(nèi)保持穩(wěn)定狀態(tài)。
4、蝥合劑
據(jù)文獻報道,重金屬雜質(zhì)Fe會對硅片造成最嚴重的重金屬污染,當Fe濃度達到1010/cm3以上時,就會對器件失效造成極為嚴重的影響。而硅片的研磨工藝是造成器件鐵污染的主要原因,原因是研磨工藝中使用的研磨機基本上都采用球墨鑄鐵材質(zhì),在研磨過程中磨料會使鑄鐵磨盤不斷損耗,大量的鐵進入研磨液中。而硅片表面裸露著的新斷的化學鍵,活性很強,極易吸附極性很強的鐵離子,形成準化學鍵,吸附在硅片表面,一般很難清洗下來,因而造成重金屬鐵污染。